close
康信新娘潭
二零一三年三月六日‧星期三
是日早上九時正,往大埔墟站,康信行山隊報到,預算搭20C小巴至新娘潭。誰知小巴站長乃是新手,不肯添加車輛,每兩小時才有一班載16人,今日團友共53人,於是轉乘75K大巴往大尾篤。

再徒步新娘潭而去。

途中所見的米仔蘭…,

象牙花。

新娘潭的275R總站,假日才有車。

新娘潭路的獅子亭。
「新界獅子會,新娘潭獅子亭」。
「新娘潭有泉石雙清,到此憑欄縱目;」
「獅子亭與海山同壽,永懷建會深心。」
「蘇文擢撰,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一日。」


沿山徑往照鏡潭,遇到的禾雀花。

照鏡潭與新娘潭之間,有新娘橋石碑。

筆者手多,抄寫了部份碑文。

回到新娘潭公路,築有抗日英烈紀念碑。




大隊越行越慢,由頭至尾休息了五次,每次十五分鐘以上,太憩(此字正音為戲,現代潮人音之為霞借切hea3),於是通知領隊,離團自行往鹿頸。
經過南坑尾村口,見到一棵曼陀羅。

鹿頸的新壆亭。

在鹿頸搭56K回粉嶺火車站。

車站前的木棉怒放。

◎ 蘇文擢 (1921–1997)名佐,順德倫教烏洲人,蘇寶盉子,生於上海,肄業無錫國學專修學校。任教香港端正、德明、聖心、華仁等校。六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學任高級講師,八十年代中期轉到教育學院,幾年後受聘於珠海文史研究所。
◎ 蘇文擢作品



二零一三年三月六日‧星期三
是日早上九時正,往大埔墟站,康信行山隊報到,預算搭20C小巴至新娘潭。誰知小巴站長乃是新手,不肯添加車輛,每兩小時才有一班載16人,今日團友共53人,於是轉乘75K大巴往大尾篤。

再徒步新娘潭而去。

途中所見的米仔蘭…,

象牙花。

新娘潭的275R總站,假日才有車。

新娘潭路的獅子亭。
「新界獅子會,新娘潭獅子亭」。
「新娘潭有泉石雙清,到此憑欄縱目;」
「獅子亭與海山同壽,永懷建會深心。」
「蘇文擢撰,一九八一年十二月十一日。」


沿山徑往照鏡潭,遇到的禾雀花。

照鏡潭與新娘潭之間,有新娘橋石碑。

筆者手多,抄寫了部份碑文。

回到新娘潭公路,築有抗日英烈紀念碑。




大隊越行越慢,由頭至尾休息了五次,每次十五分鐘以上,太憩(此字正音為戲,現代潮人音之為霞借切hea3),於是通知領隊,離團自行往鹿頸。
經過南坑尾村口,見到一棵曼陀羅。

鹿頸的新壆亭。

在鹿頸搭56K回粉嶺火車站。

車站前的木棉怒放。

◎ 蘇文擢 (1921–1997)名佐,順德倫教烏洲人,蘇寶盉子,生於上海,肄業無錫國學專修學校。任教香港端正、德明、聖心、華仁等校。六十年代香港中文大學任高級講師,八十年代中期轉到教育學院,幾年後受聘於珠海文史研究所。
◎ 蘇文擢作品


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