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名古屋01飛驒牛肉
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日‧星期日
中午時分,嘜哥、蘭絲、哈兄、哈嫂、詹米、文妮、A姐、K哥,齊集赤鱲角。入禁區,到酒廊開餐去也。
NH1242在14:00起飛,時鐘要校(音較)快一小時,抵中部國際空港,已是日本時間18:55了。

搭空港線,「神宮前」轉名古屋本線,到名鐵名古屋站,基本票價每位850円,指定席加350円,我們愛自由,當然揀自由席。

既抵名古屋站,文妮陪同A姐先去找濃飛巴士,購買已預訂的車票。然後步行往到東橫Inn桜通口。

分配好房間,再去樓下大堂集合。

外出用膳,豈料多家食肆均已休息,於是去7-11買小食。
今晚月滿,月華如練。

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‧星期日
早餐畢,退房,寄存部份行李。步行往巴士總站。往高山的班次開09:30,每人2900円。

12:10抵高山,此地屬岐阜縣,下車請觀光所的職員以電話聯絡我們入住的民宿,卻無人接聽。

經過濃飛巴士的辦公室,買兩日後往白川鄉的車票。職員又替我們聯絡民宿不果,提議先去午飯,回來再幫忙打電話。
旅遊書介紹「丸明」的食物頗有名,腳程約十分鐘。


店內極少大枱,於是八個人分開兩枱。
A姐、K哥、哈兄伉儷點了四份套餐。

飛騨石焼ビビンバ御膳。
◎此一帶是飛騨的地面。驒音陀,毛色呈鱗狀斑紋青馬,《詩經》:「薄言駉者,有驒有駱。」《木蘭辭》所謂「願借明驒千里足,送兒還故鄉。」須用此驒字。


飛騨牛サイコロステーキ御膳。


飛騨牛ロースステーキセット。


飛騨牛焼肉ミックス御膳。

三款牛肉,每款均有八件,適合四人分吃。燒半熟,灑上小許海鹽,不蘸醬汁,牛味香濃,三款各有特色,哈兄給與極好的評價,奈何筆者記性不好,未及一一錄下。

相比之下,石鍋飯的牛肉遜色得多了。

嘜哥、蘭絲、詹米、文妮四人選叫的也是套餐,每樣兩份。

飛騨石焼ビビンバ御膳。

飛騨牛石焼ステーキ重御膳。

兩枱人的食物,都包括餐前的沙律和餐後的雪糕。


餐後出門認清位置,丸明位處国分寺路,飛騨国分寺就在百多公尺外,此寺建於聖武天皇 天平18年(746)。進內匆匆行了一轉。
入門「満願成就の棚」上掛有很多飛騨特產「無眼耳鼻舌」娃娃,稱為さるぼぼ(猿寶寶),古代本地婦人以襁褓之布為之,嬰孩祈福也。今時作用相當於他處寺廟的繪馬。

六尊並列的石雕地藏菩薩。

「南无大慈悲母觀卋音‧花園无文」。


鐘樓。

「一願觀音」。

原本是七級浮屠,燒毀後改成五層,現存三重塔建於文政4年(1821)。

銀杏樹,據云有1200年。




未完,待續。
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日‧星期日
中午時分,嘜哥、蘭絲、哈兄、哈嫂、詹米、文妮、A姐、K哥,齊集赤鱲角。入禁區,到酒廊開餐去也。
NH1242在14:00起飛,時鐘要校(音較)快一小時,抵中部國際空港,已是日本時間18:55了。
搭空港線,「神宮前」轉名古屋本線,到名鐵名古屋站,基本票價每位850円,指定席加350円,我們愛自由,當然揀自由席。
既抵名古屋站,文妮陪同A姐先去找濃飛巴士,購買已預訂的車票。然後步行往到東橫Inn桜通口。
分配好房間,再去樓下大堂集合。
外出用膳,豈料多家食肆均已休息,於是去7-11買小食。
今晚月滿,月華如練。
二零一二年十月二十一日‧星期日
早餐畢,退房,寄存部份行李。步行往巴士總站。往高山的班次開09:30,每人2900円。
12:10抵高山,此地屬岐阜縣,下車請觀光所的職員以電話聯絡我們入住的民宿,卻無人接聽。
經過濃飛巴士的辦公室,買兩日後往白川鄉的車票。職員又替我們聯絡民宿不果,提議先去午飯,回來再幫忙打電話。
旅遊書介紹「丸明」的食物頗有名,腳程約十分鐘。
店內極少大枱,於是八個人分開兩枱。
A姐、K哥、哈兄伉儷點了四份套餐。
飛騨石焼ビビンバ御膳。
◎此一帶是飛騨的地面。驒音陀,毛色呈鱗狀斑紋青馬,《詩經》:「薄言駉者,有驒有駱。」《木蘭辭》所謂「願借明驒千里足,送兒還故鄉。」須用此驒字。
飛騨牛サイコロステーキ御膳。
飛騨牛ロースステーキセット。
飛騨牛焼肉ミックス御膳。
三款牛肉,每款均有八件,適合四人分吃。燒半熟,灑上小許海鹽,不蘸醬汁,牛味香濃,三款各有特色,哈兄給與極好的評價,奈何筆者記性不好,未及一一錄下。
相比之下,石鍋飯的牛肉遜色得多了。
嘜哥、蘭絲、詹米、文妮四人選叫的也是套餐,每樣兩份。
飛騨石焼ビビンバ御膳。
飛騨牛石焼ステーキ重御膳。
兩枱人的食物,都包括餐前的沙律和餐後的雪糕。
餐後出門認清位置,丸明位處国分寺路,飛騨国分寺就在百多公尺外,此寺建於聖武天皇 天平18年(746)。進內匆匆行了一轉。
入門「満願成就の棚」上掛有很多飛騨特產「無眼耳鼻舌」娃娃,稱為さるぼぼ(猿寶寶),古代本地婦人以襁褓之布為之,嬰孩祈福也。今時作用相當於他處寺廟的繪馬。
六尊並列的石雕地藏菩薩。
「南无大慈悲母觀卋音‧花園无文」。
鐘樓。
「一願觀音」。
原本是七級浮屠,燒毀後改成五層,現存三重塔建於文政4年(1821)。
銀杏樹,據云有1200年。
未完,待續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