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水五圍六村龍山寺之四

步行回到聯和墟,有一座「軒轅廟」。橫置兩行篆文:「承傅文明開拓華夏,人民初祖凝聚中華。」文意似通而實非通。

「傅」字顯然錯,應係「傳」。

「人民」是現代的詞語,古人用「生民」、「黎民」,此處應用人文,意思是人類文化的創始者。

至於「凝聚中華」,更是劣質現代「漢語」,最多說成「團結中華」已甚為牽強。

篆文仌,今文冫,即是氷字,楷書或寫成冰;篆文冫旁水的冰,乃係會意字,水遇冫則凝,故楷書為凝字;篆文無從冫從疑的寫法!

奉勸寫招牌的人,不識訓詁,亂寫篆文,出醜事小,誤導不識的人事大也。

門外放置著不識指南的指南車(音居)。

屋頂有「金」文「人文初祖」的匾額,不知何故,又不錯用「人民」了。

樓下有軒轅殿,當然供奉黃帝,旁邊則不知設有什麼神祇一同供奉,嫘祖?

神農殿供的是神農氏,左右亦不辨是誰。

大成殿,自然是供奉孔子,脅侍是子路及顏回,佈局尚算合理。

登樓有三寶佛,乃是葯師、釋迦牟尼和阿彌陀,今人解釋為過去、現在、未來的佛陀。《金剛經》云:「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。」是以無論幾多寶,一切皆空。

這裡似乎也塑造了須菩提,但不是「褊袒右肩,右膝著地,合掌恭敬。」的須菩提。

三佛前面是護法的韋馱,合什橫持降魔杵(音杭麼柱)。傳說降魔杵橫置,一切遊方釋子到此寺,皆蒙供養。若韋馱單手握杵拄(音主)地則否。我不是佛門中人,未知是否真確。

菩薩殿上坐的是文殊、觀音、普賢、地藏王。

三清是上清、玉清、太清三位教主。

三清前面也有護法,他的名字是王靈官,特徵是有三隻眼。

所謂三師殿,乃係全真道的王重陽、呂洞賓、丘處機,均長髯,有仙風道骨的形相。

有一個問題筆者一直想不通,佛的三寶、道的三清、全真的三師、天主教的三位,其數皆三,是否偶然的巧合?莫非如儒家所言:「三人行,必有我師焉。擇其善者而從之,擇其不善者而改之。」

諸天神佛,共冶一爐。黃帝又稱有熊氏,於是一般門前安放狻猊、麒麟、貔貅的地方,此處卻是兩隻熊。依古書「夢熊有兆」,可說有根據,但此熊應有翼,才可「協飛熊之吉夢」呢(亂翕!)。

[ 附錄 曹植《銅雀臺賦》 從明后以嬉游兮,登層臺以娛情。見太府之廣開兮,觀聖德之所營。建高門之嵯峨兮,浮雙闕乎太清。立中天之華觀兮,連飛閣乎西城。臨漳水之長流兮,望園果之滋榮。立雙臺於左右兮,有玉龍與金鳳。連二橋于東西兮,若長空之蝃蝀(音帝凍,虹也)(《三國演義》謂諸葛亮改此兩句為:攬二喬於東南兮,樂朝夕之與共)。俯皇都之宏麗兮,瞰雲霞之浮動。欣群才之來萃兮,協飛熊之吉夢。仰春風之和穆兮,聽百鳥之悲鳴。 天雲垣其既立兮,家願得乎雙逞。揚仁化於宇宙兮,盡肅恭於上京。惟桓文之為盛兮,豈足方乎聖明? 休矣!美矣!惠澤遠揚。翼佐我皇家兮,寧彼四方。 同天地之規量兮,齊日月之輝光。永尊貴而無極兮,等君壽於東皇。御龍旂以遨遊兮,迴鸞駕而周章。恩化及乎四海兮,嘉物阜而民康。願斯臺之永固兮,樂終古而未央。]

  

又有「百家姓」的小冊子供遊人索取。很多姓都編排了序號,次序是否正確姑且不論,但有很多小數民族的姓。其中「萬俟」一姓更加亂籠。此姓源於鮮卑族,寫法是「万俟」,讀音是墨其。簡化字以万為萬,但万不一定譯為萬!不識字而亂寫,斯文掃地,令人痛心疾首。

痛心之餘,不如醫肚去也。步行幾分鐘去新漢記食客家菜。

芥菜炇豬肉是一味湯菜,各人肚餓,此餸很快就消失了。

客家鹹鴨,近代香港罕以鴨入饌,此餸有特色,值得嚐試。

黃芽白煮魚腐是另一個湯菜。

金銀蛋莧菜是一般的貨式。

 

番瓜鹹肉炇得入味。

 

客家咸肉煮旺菜也是平平無奇。

 

黃酒煮雞據稱用走地雞,好似用了黃酒糟來調味,餸汁撈飯,停不了口。

 

梅菜扣肉雖肥,味道大好,且把膽固醇暫時忘掉,齊齊來承擔風險吧。

番瓜和黃酒雞都堪回味,於是翻叫多一次,添食多碗白飯,大家都吃得滿意,所有肥油都轉化成好的膽固醇了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真好味道 的頭像
    真好味道

    真真味道

    真好味道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