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多寶塔臨習01
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四日

大唐西亰(=京)千福寺多寳塔感應碑文
南陽岑〔貟力=勛〕撰
朝議郎、判尚書、武部貟(=員)外郎、琅邪‧顏真卿 書。
朝散大夫、撿(=檢)挍(=校)尚書、都官郎中、東海‧徐浩題 額。
粤,《妙法蓮華》、諸佛之祕(=秘)藏也;多寳佛塔、證經之踴現也。
【粤】助詞,通聿、越、曰。此處作「曰」字用。
【秘藏】亦稱秘密藏,非凡常所可了知秘密法門。藏音牀。
發明資乎十力;弘建在于四依。
【十力】如來十力備,故十力乃如來別稱。
一、處非處,事物合理及不合理;
二、業異熟,因果業報;
三、靜慮解脫等持等至,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;
四、根上下,種種根性勝劣;
五、種種勝解,種種知解;
六、種種界,種種境界不同;
七、知一切至處道,行道因果;
八、天眼無礙,見生死、善惡、業緣而無障礙;
九、宿命無漏,宿命及無漏涅槃;
十、永斷習氣,於一切妄惑餘氣,永斷不生。
【四依】又稱「四依四不依」,《大般涅槃經》如來性品:「依法不依人。依義不依語。依智不依識。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。」《大智度論》云:『
「依法」者,法有十二部,應隨此法,不應隨人。
「依義」者,義中無諍好惡、罪福、虛實故,語以得義,義非語也。
「依智」者,智能籌量、分別善惡;識常求樂、不入正要。是故言「不應依識」。
「依了義經」者:有一切智人佛第一,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,一切眾生中比丘僧第一;布施得大富,持戒得生天——如是等是了 義經。如說:法師說法有五種利:一者、大富,二者、人所愛,三者、端正,四者、名聲,五者、後得涅槃——是為未了義。』
有禪師法号(=號)楚金,姓程,廣平人也。
未完,待續。
二零零八年十月十四日
大唐西亰(=京)千福寺多寳塔感應碑文
南陽岑〔貟力=勛〕撰
朝議郎、判尚書、武部貟(=員)外郎、琅邪‧顏真卿 書。
朝散大夫、撿(=檢)挍(=校)尚書、都官郎中、東海‧徐浩題 額。
粤,《妙法蓮華》、諸佛之祕(=秘)藏也;多寳佛塔、證經之踴現也。
【粤】助詞,通聿、越、曰。此處作「曰」字用。
【秘藏】亦稱秘密藏,非凡常所可了知秘密法門。藏音牀。
發明資乎十力;弘建在于四依。
【十力】如來十力備,故十力乃如來別稱。
一、處非處,事物合理及不合理;
二、業異熟,因果業報;
三、靜慮解脫等持等至,各種禪定及解脫三昧;
四、根上下,種種根性勝劣;
五、種種勝解,種種知解;
六、種種界,種種境界不同;
七、知一切至處道,行道因果;
八、天眼無礙,見生死、善惡、業緣而無障礙;
九、宿命無漏,宿命及無漏涅槃;
十、永斷習氣,於一切妄惑餘氣,永斷不生。
【四依】又稱「四依四不依」,《大般涅槃經》如來性品:「依法不依人。依義不依語。依智不依識。依了義經不依不了義經。」《大智度論》云:『
「依法」者,法有十二部,應隨此法,不應隨人。
「依義」者,義中無諍好惡、罪福、虛實故,語以得義,義非語也。
「依智」者,智能籌量、分別善惡;識常求樂、不入正要。是故言「不應依識」。
「依了義經」者:有一切智人佛第一,一切諸經書中佛法第一,一切眾生中比丘僧第一;布施得大富,持戒得生天——如是等是了 義經。如說:法師說法有五種利:一者、大富,二者、人所愛,三者、端正,四者、名聲,五者、後得涅槃——是為未了義。』
有禪師法号(=號)楚金,姓程,廣平人也。
未完,待續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