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台遊記01龍山寺
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‧星期日
縻雪兒前幾日去台北深造,校長今日搭長榮航空去會合,A姐與K哥乘國泰同去。
三個人於七時四十五分於赤鱲角集合,過海關後去候機酒廊,自助餐去也。



颱風「天兔」肆虐台灣南部後襲港,赤鱲角公佈下午六時後關閉,幸而不影响我們的行程。好快到了桃園機場場,校長的航機雖然預算早十分鐘,實際上我們扒頭。
我們在桃園一號航廈等了三十分鐘以上,見到校長,由二號航廈搭小火車過來。
A姐去打聽入城的巴士,國光客運1819路線往台北火車站(Taipei Main Station),每位NT125。
旅遊局介紹的 iTaiwan(愛臺灣),遊客登記後,以護照為密碼,免費 WiFi 三十日。通知校長一同登記。


到了總站,天成酒店對面有滙豐銀行,今日雖然休假,仍有提款機可用,A姐提了幾次NT3萬,都不成功。
校長提NT4萬,也不成功。後來校長卻提得NT3萬,稍濟「燃眉之急」。
往隔鄰大廈向管理員詢問YMCA酒店的位置,很熱心,帶到戶外指示方向,原來就在街口轉角,不足200公尺。

神職人員、教職員、學生,入住有九折優惠。我們住的兩晚雙人房,NT4140


當下取得房間。


時間尚早,於是放下鑰匙與櫃台,待縻雪兒五時後來取。
三個人先去遊覽,步往台北車站,為「悠遊咭」注資,然後用咭搭捷運系統有折扣,三個站便是艋舺龍山寺的車站。
◎艋舺音猛甲,小舟也。

站旁是艋舺公園,守衛的石獅,鬃毛有點似蜥蝪。

步行幾分鐘便抵目的地。

廟埕內的勒石。 「名勝古蹟‧龍山寺‧賈景德題。」
◎賈景德(1880年-1960年10月25日),字煜加,號韜園,山西沁水人。晚清末科進士,中華民國政治人物。

山門的楹聯:
「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徵,杯度錫飛,救世共宏菩薩願;」
「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,風淳俗厚,化民深體聖賢心。」
「民國六十年春三月,孫科。」
◎水行中龍力大,陸行中象力大,故佛氏用以諭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。《大般涅盘经》卷二:「世尊,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。
◎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卷五十三〈事彙部上〉:「西晉杯度沙門,不知何許人,出自冀州,年可七十許,隱匿姓字,不甚修行,時人未重也。嘗寄宿一家,家有金像,杯度晨興,輒持而去。主人策馬追之,度自徐行,而騎走不及。至河,乘一小杯,以過孟津。因號曰杯度。」
◎杜甫《題玄武禪師屋壁》:「何年顧虎頭,滿壁畫瀛州。赤日石林氣,青天江海流。錫飛常近鶴,杯度不驚鷗。似得廬山路,真隨惠遠遊。」
◎錫飛,謂僧人出行。
◎員嶠,仙山名。《列子‧湯問》:「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,有大壑焉……其中有五山焉:一曰岱輿,二曰員嶠,三曰方壺,四曰瀛洲,五曰蓬萊。」
◎民國六十年,公元1971。
◎孫科,字哲生,廣東省中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,孫中山長子,其母是孫中山的元配夫人盧慕貞。曾任考試院、行政院、立法院院長等職,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長職務者。出生:1895年10月21日,中山市。逝世: 1973年7月13日,臺北市。學歷:哥倫比亞大學,柏克萊加州大學。女:孫穗芬。


三川殿廊下楹聯:
「畫棟雕甍,廟貌重新資永奠;」
「慈雲法雨,神靈廣被仰全臺。」
「黃搏夫撰並書。」
◎甍音盟,屋脊也。
三川殿正間(音諫)內對聯:
「龍舸渡迷津,發大慈雲,只要眾生回首;」
「山門開覺路,入歡喜地,更進十住安心。」
「魏清德撰‧康有為書。」
◎舸音哿(go2),大船也。
◎菩薩十地。。
一、歡喜地,菩薩既滿初阿僧祇劫之行,初窺心性,破見惑,證二空理,成就檀波羅蜜,生大歡喜。
二、離垢地,菩薩斷思惑,除毀犯之非,使身清淨,成就戒波羅蜜,離一切垢。
三、發光地,菩薩滅無明闇,而得三明,成就忍波羅蜜,心光開發。
四、焰慧地,菩薩於三十七道品,圓滿具足,進而修習力無畏,不共佛法,遠離懈怠,成就精進波羅蜜,使慧焰熾盛。
五、極難勝地,菩薩為利益眾生,外習諸技藝,內成就禪波羅蜜,極難制勝。
六、現前地,菩薩住解脫法門,修空無相無願三昧,成就般若波羅蜜,使現前差別盡泯。
七、遠行地,菩薩斷諸業果細現行相,起殊勝行,廣化眾生,成就方便波羅蜜,備遠行資糧。
八、不動地,菩薩住無生忍,斷諸功用,身心寂滅,猶如虛空,成就願波羅蜜,於涅槃心,湛然不動。
九、善慧地,菩薩滅心相,證智自在,具大神通,善護諸佛法藏,成就力波羅蜜,善運慧解。
十、法雲地,菩薩廣集無量道法,增長無邊福智,悉知一切眾生心行,依上中下根,為說三乘,成就智波羅蜜,有如大雲,雨大法雨。
◎十住,亦名十地。入理般若名為住。住生功德名為地。謂既得信後進而住于佛地之位也。
一、發心住,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,涉入十信之用,圓成一心之位也。
二、治地住,心之明凈,如琉璃內現精金,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。三、修行住,涉知前地俱已明了,故游履十方而無留礙也。
四、生貴住,與佛同受佛之氣分,彼此冥通,入于如來種也。
五、方便具足住,自利利他,方便具足,相貌無所缺也。
六、正心住,非僅相貌,而心相亦與佛同也。
七、不退住,身心合成,日日長增也。
八、童真住,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也。
九、法王子住,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皆名入聖胎,由第五至第八,名為長養聖胎。而于此第九則相形具足,而出胎也。
十、灌頂住,菩薩既為佛子,堪行佛事,則佛以智水灌頂,如剎利王子之受職灌頂也。
三川殿正間外對聯:
「龍邱夙好參禪,居士前身,豈真大士;」
「山谷偶然學佛,化人玅悟,即是詩人。」
「李種玉撰‧曾遒書。」
◎龍邱,浙江山名。陳慥(生卒年不詳),字季常,北宋眉州(四川青神)人,一說永嘉(浙江今縣)人,陳希亮第四子。居于黃州(湖北黃岡市黃州區)之歧亭,飽參禪學,自稱龍邱先生。
艋舺龍山寺官方網頁譯「龍邱」為「龍邸」,「玅」為「妙」,不識字兼懶考據之過。
◎山谷。黃庭堅(1045-1105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江西修水縣)人。北宋江西詩派祖師。書法別樹一格,乃宋四家之一。篤信佛教,亦慕道教。事親孝,雖居官,自為親洗滌便器,為二十四孝之一。。
三川殿左間對聯:
「地可布金,竊願芸庶眾生,同參功德水;」
「寺留淨土,即此皈依一念,合登剎利天。」
「施乾撰並書」。
◎布金。《賢愚經》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《卷第十(四八)‧須達起精舍品第四十一》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王舍城竹園中止。爾時舍衛國王波斯匿,有一大臣,名曰須達,居家巨富,財寶無限,好喜布施,賑濟貧乏及諸孤老,時人因行,為其立號,名給孤獨。…時舍利弗,告須達言:「今此園中,宜起精舍,若遠作之,乞食則難,近處憒鬧,妨廢行道。」須達歡喜,到太子所,白太子言:「我今欲為如來起立精舍,太子園好,今欲買之。」太子笑言:「我無所乏,此園茂盛,當用遊戲逍遙散志。」須達慇懃乃至再三,太子貪惜。「增倍求價,謂呼價貴,當不能賈。」語須達言:「汝若能以黃金布地,令間無空者,便當相與。」須達曰:「諾,聽隨其價。」太子祇陀言:「我戲語耳。」須達白言:「為太子法,不應妄語,妄語欺詐,云何紹繼,撫恤人民?」即共太子,欲往訟了。時首陀會天,以當為佛起精舍故,恐諸大臣偏為太子,即化作一人,下為評詳。語太子言:「夫太子法,不應妄語,已許價決,不宜中悔。」遂斷與之。須達歡喜,便敕使人:「象負金出。」八十頃中,須臾欲滿,殘有少地。須達思惟:「何藏金足?不多不少,當取滿足。」祇陀問言:「嫌貴置之。」答言:「不也。自念金藏,何者可足?當補滿耳。」祇陀念言:「佛必大德,乃使斯人輕寶乃爾?」教齊是止!「勿更出金,園地屬卿,樹木屬我,我自上佛,共立精舍。」須達歡喜,即然可之,即便歸家,當施功作。
三川殿右間對聯:
「古剎溯安平,蹟紀龍山,法界相傳衣缽;」
「金身現文甲,靈昭鯤海,眾生群受帡幪。」
「蔡壽星撰並書」
◎安平區是臺灣臺南市三十七個行政區之一,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即座落此處,區內北端為老安平聚落,為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,在荷蘭時期時這裡建有大員市鎮,是臺灣最古老的市鎮,而「臺灣」之名也起源於「大員」,因此此區可說是臺灣歷史的起源地。
◎「文甲」亦名為「艋舺」、「蚊甲」、「莽甲」、「莽葛」等,日本改正制度時,利用同音日本語而改寫為「萬華」。

未完,待續。
二零一三年九月二十二日‧星期日
縻雪兒前幾日去台北深造,校長今日搭長榮航空去會合,A姐與K哥乘國泰同去。
三個人於七時四十五分於赤鱲角集合,過海關後去候機酒廊,自助餐去也。
颱風「天兔」肆虐台灣南部後襲港,赤鱲角公佈下午六時後關閉,幸而不影响我們的行程。好快到了桃園機場場,校長的航機雖然預算早十分鐘,實際上我們扒頭。
我們在桃園一號航廈等了三十分鐘以上,見到校長,由二號航廈搭小火車過來。
A姐去打聽入城的巴士,國光客運1819路線往台北火車站(Taipei Main Station),每位NT125。
旅遊局介紹的 iTaiwan(愛臺灣),遊客登記後,以護照為密碼,免費 WiFi 三十日。通知校長一同登記。
到了總站,天成酒店對面有滙豐銀行,今日雖然休假,仍有提款機可用,A姐提了幾次NT3萬,都不成功。
校長提NT4萬,也不成功。後來校長卻提得NT3萬,稍濟「燃眉之急」。
往隔鄰大廈向管理員詢問YMCA酒店的位置,很熱心,帶到戶外指示方向,原來就在街口轉角,不足200公尺。
神職人員、教職員、學生,入住有九折優惠。我們住的兩晚雙人房,NT4140
當下取得房間。
時間尚早,於是放下鑰匙與櫃台,待縻雪兒五時後來取。
三個人先去遊覽,步往台北車站,為「悠遊咭」注資,然後用咭搭捷運系統有折扣,三個站便是艋舺龍山寺的車站。
◎艋舺音猛甲,小舟也。
站旁是艋舺公園,守衛的石獅,鬃毛有點似蜥蝪。
步行幾分鐘便抵目的地。

廟埕內的勒石。 「名勝古蹟‧龍山寺‧賈景德題。」
◎賈景德(1880年-1960年10月25日),字煜加,號韜園,山西沁水人。晚清末科進士,中華民國政治人物。
山門的楹聯:
「龍象為佛門法力表徵,杯度錫飛,救世共宏菩薩願;」
「山川萃員嶠人文盛美,風淳俗厚,化民深體聖賢心。」
「民國六十年春三月,孫科。」
◎水行中龍力大,陸行中象力大,故佛氏用以諭諸阿羅漢中修行勇猛有最大能力者。《大般涅盘经》卷二:「世尊,我今已與諸大龍象菩薩磨訶薩斷諸結漏。
◎《大正新脩大藏經》卷五十三〈事彙部上〉:「西晉杯度沙門,不知何許人,出自冀州,年可七十許,隱匿姓字,不甚修行,時人未重也。嘗寄宿一家,家有金像,杯度晨興,輒持而去。主人策馬追之,度自徐行,而騎走不及。至河,乘一小杯,以過孟津。因號曰杯度。」
◎杜甫《題玄武禪師屋壁》:「何年顧虎頭,滿壁畫瀛州。赤日石林氣,青天江海流。錫飛常近鶴,杯度不驚鷗。似得廬山路,真隨惠遠遊。」
◎錫飛,謂僧人出行。
◎員嶠,仙山名。《列子‧湯問》:「渤海之東不知幾億萬里,有大壑焉……其中有五山焉:一曰岱輿,二曰員嶠,三曰方壺,四曰瀛洲,五曰蓬萊。」
◎民國六十年,公元1971。
◎孫科,字哲生,廣東省中山縣南朗鎮翠亨村人,孫中山長子,其母是孫中山的元配夫人盧慕貞。曾任考試院、行政院、立法院院長等職,是中華民國史上唯一曾任三院院長職務者。出生:1895年10月21日,中山市。逝世: 1973年7月13日,臺北市。學歷:哥倫比亞大學,柏克萊加州大學。女:孫穗芬。
三川殿廊下楹聯:
「畫棟雕甍,廟貌重新資永奠;」
「慈雲法雨,神靈廣被仰全臺。」
「黃搏夫撰並書。」
◎甍音盟,屋脊也。
三川殿正間(音諫)內對聯:
「龍舸渡迷津,發大慈雲,只要眾生回首;」
「山門開覺路,入歡喜地,更進十住安心。」
「魏清德撰‧康有為書。」
◎舸音哿(go2),大船也。
◎菩薩十地。。
一、歡喜地,菩薩既滿初阿僧祇劫之行,初窺心性,破見惑,證二空理,成就檀波羅蜜,生大歡喜。
二、離垢地,菩薩斷思惑,除毀犯之非,使身清淨,成就戒波羅蜜,離一切垢。
三、發光地,菩薩滅無明闇,而得三明,成就忍波羅蜜,心光開發。
四、焰慧地,菩薩於三十七道品,圓滿具足,進而修習力無畏,不共佛法,遠離懈怠,成就精進波羅蜜,使慧焰熾盛。
五、極難勝地,菩薩為利益眾生,外習諸技藝,內成就禪波羅蜜,極難制勝。
六、現前地,菩薩住解脫法門,修空無相無願三昧,成就般若波羅蜜,使現前差別盡泯。
七、遠行地,菩薩斷諸業果細現行相,起殊勝行,廣化眾生,成就方便波羅蜜,備遠行資糧。
八、不動地,菩薩住無生忍,斷諸功用,身心寂滅,猶如虛空,成就願波羅蜜,於涅槃心,湛然不動。
九、善慧地,菩薩滅心相,證智自在,具大神通,善護諸佛法藏,成就力波羅蜜,善運慧解。
十、法雲地,菩薩廣集無量道法,增長無邊福智,悉知一切眾生心行,依上中下根,為說三乘,成就智波羅蜜,有如大雲,雨大法雨。
◎十住,亦名十地。入理般若名為住。住生功德名為地。謂既得信後進而住于佛地之位也。
一、發心住,以真方便發起十住心,涉入十信之用,圓成一心之位也。
二、治地住,心之明凈,如琉璃內現精金,以前之妙心履治為地也。三、修行住,涉知前地俱已明了,故游履十方而無留礙也。
四、生貴住,與佛同受佛之氣分,彼此冥通,入于如來種也。
五、方便具足住,自利利他,方便具足,相貌無所缺也。
六、正心住,非僅相貌,而心相亦與佛同也。
七、不退住,身心合成,日日長增也。
八、童真住,佛之十身靈相一時具足也。
九、法王子住,由初發心至第四生貴皆名入聖胎,由第五至第八,名為長養聖胎。而于此第九則相形具足,而出胎也。
十、灌頂住,菩薩既為佛子,堪行佛事,則佛以智水灌頂,如剎利王子之受職灌頂也。
三川殿正間外對聯:
「龍邱夙好參禪,居士前身,豈真大士;」
「山谷偶然學佛,化人玅悟,即是詩人。」
「李種玉撰‧曾遒書。」
◎龍邱,浙江山名。陳慥(生卒年不詳),字季常,北宋眉州(四川青神)人,一說永嘉(浙江今縣)人,陳希亮第四子。居于黃州(湖北黃岡市黃州區)之歧亭,飽參禪學,自稱龍邱先生。
艋舺龍山寺官方網頁譯「龍邱」為「龍邸」,「玅」為「妙」,不識字兼懶考據之過。
◎山谷。黃庭堅(1045-1105),字魯直,號山谷道人,晚號涪翁,洪州分寧(江西修水縣)人。北宋江西詩派祖師。書法別樹一格,乃宋四家之一。篤信佛教,亦慕道教。事親孝,雖居官,自為親洗滌便器,為二十四孝之一。。
三川殿左間對聯:
「地可布金,竊願芸庶眾生,同參功德水;」
「寺留淨土,即此皈依一念,合登剎利天。」
「施乾撰並書」。
◎布金。《賢愚經》元魏涼州沙門慧覺等在高昌郡譯《卷第十(四八)‧須達起精舍品第四十一》如是我聞,一時佛在王舍城竹園中止。爾時舍衛國王波斯匿,有一大臣,名曰須達,居家巨富,財寶無限,好喜布施,賑濟貧乏及諸孤老,時人因行,為其立號,名給孤獨。…時舍利弗,告須達言:「今此園中,宜起精舍,若遠作之,乞食則難,近處憒鬧,妨廢行道。」須達歡喜,到太子所,白太子言:「我今欲為如來起立精舍,太子園好,今欲買之。」太子笑言:「我無所乏,此園茂盛,當用遊戲逍遙散志。」須達慇懃乃至再三,太子貪惜。「增倍求價,謂呼價貴,當不能賈。」語須達言:「汝若能以黃金布地,令間無空者,便當相與。」須達曰:「諾,聽隨其價。」太子祇陀言:「我戲語耳。」須達白言:「為太子法,不應妄語,妄語欺詐,云何紹繼,撫恤人民?」即共太子,欲往訟了。時首陀會天,以當為佛起精舍故,恐諸大臣偏為太子,即化作一人,下為評詳。語太子言:「夫太子法,不應妄語,已許價決,不宜中悔。」遂斷與之。須達歡喜,便敕使人:「象負金出。」八十頃中,須臾欲滿,殘有少地。須達思惟:「何藏金足?不多不少,當取滿足。」祇陀問言:「嫌貴置之。」答言:「不也。自念金藏,何者可足?當補滿耳。」祇陀念言:「佛必大德,乃使斯人輕寶乃爾?」教齊是止!「勿更出金,園地屬卿,樹木屬我,我自上佛,共立精舍。」須達歡喜,即然可之,即便歸家,當施功作。
三川殿右間對聯:
「古剎溯安平,蹟紀龍山,法界相傳衣缽;」
「金身現文甲,靈昭鯤海,眾生群受帡幪。」
「蔡壽星撰並書」
◎安平區是臺灣臺南市三十七個行政區之一,臺南市政府永華市政中心即座落此處,區內北端為老安平聚落,為臺灣最早開發地之一,在荷蘭時期時這裡建有大員市鎮,是臺灣最古老的市鎮,而「臺灣」之名也起源於「大員」,因此此區可說是臺灣歷史的起源地。
◎「文甲」亦名為「艋舺」、「蚊甲」、「莽甲」、「莽葛」等,日本改正制度時,利用同音日本語而改寫為「萬華」。
未完,待續。
全站熱搜